菊石化石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想象力,但这些独特的螺旋壳的真实性质和起源曾经是一个谜。菊石最早的解释之一是它们是蛇的化石,被称为“蛇石”。但事实证明,头足类软体动物是这些化石的可靠来源。
在 1800 年代后期,卡尔·阿尔弗雷德·冯·齐特尔 (Karl Alfred von Zittel) 帮助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,发现它们的壳曾经是居住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。菊石是一组迷人的已灭绝海洋软体动物,最早出现在泥盆纪,一直持续到白垩纪-古近纪灭绝事件结束。
菊石最令人惊讶的是,它们与章鱼、鱿鱼和墨鱼等活的鞘类动物的关系更密切,而不是与现存的鹦鹉螺物种等带壳鹦鹉螺类动物的关系更密切。菊石属于头足纲的 Ammonoidea 亚类,头足纲是一大类动物,还包括鱿鱼和章鱼。
外观
菊石是极其多样化的生物,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。这些史前软体动物中的一些很小,直径不到一英寸,而另一些则非常巨大,外壳可以长到 8 英尺宽。虽然大多数菊石都有盘绕的壳,但也有一些物种的壳又长又直,使它们看起来与盘绕的兄弟完全不同。
在螺旋壳内部,有一系列越来越大的隔间,这些隔间被称为隔膜的精致壁隔开。为了在水中移动,菊石使用了 siphuncle,这是一种允许空气流过壳内室的细管。
饮食和栖息地
在中生代,菊石在海洋中很丰富。菊石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温暖的浅水中,据信它们以肉食为食。菊石栖息在海底以上的区域,那里的氧气含量太低,其他动物无法生存。这是由于它们的漂浮和自由游泳行为。
菊石人是隐蔽的猎人,他们跟踪猎物,然后用触手抓住猎物,用强大的下颚吃掉它。它们有尖锐的喙状嘴巴,可以帮助它们捕捉浮游生物、螃蟹、软体动物、鱼类和头足类动物等猎物。
菊石、菊石和正角石
£12.99
Earn 7.99 Reward Points
£7.99
£7.99
Earn 14.99 Reward Points
£14.99
£14.99
Earn 16.99 Reward Points
£16.99
£16.99
Earn 16.99 Reward Points
£16.99
£16.99
Earn 14.99 Reward Points
£14.99
£14.99
Earn 17.99 Reward Points
£17.99
£17.99
神话和传说
神灵
亚扪人的名字来源于古埃及神阿蒙,在希腊神话中也被称为阿蒙。阿蒙经常被描绘成公羊角,这可能导致与菊石的螺旋形贝壳联系在一起。然而,有趣的是,菊石化石在埃及很稀缺。更有可能是在开罗附近 Mokattam 的始新世石灰岩中发现的巨型蜗牛壳激发了这个名字。
希腊语“keras”,意思是角,也出现在许多菊石属的名称中,进一步强调了与阿蒙独特的角的联系。
防止蛇和爬行动物
菊石的螺旋状在历史上经常被比作蛇。早期的自然历史著作将它们称为“蛇石”,因为它们与蛇相似。菊石和蛇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追溯到欧洲的中世纪,当时菊石被认为是蛇的化石。
根据传说,撒克逊女修道院院长圣希尔达 (Saint Hilda) 在 1600 年代初期的任务是从她的村庄中清除蛇。她施展了一个咒语,将蛇变成了石头,并将它们扔下了悬崖。这个神话广为人知,以至于当地的化石收藏家和经销商开始在菊石上雕刻蛇头,以延续这个传说。
St Hilda 来自 Whitby, England
在中世纪的英格兰,菊石被认为是抵御蛇的护身符,害怕爬行动物的人经常佩戴它。蛇石传说主要与惠特比镇有关,该镇是盎格鲁-撒克逊女修道院院长圣希尔达的故乡。该镇的盾形纹章中包括三个“蛇石”,象征着该镇与传说的联系。
常见问题解答
菊石化石有多老?
菊石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,跨越了大约 1.4 亿年的广泛时期。侏罗纪时期始于大约 2.01 亿年前,白垩纪时期结束于大约 6600 万年前。菊石没有在白垩纪末期幸存下来,它们的灭绝与恐龙的消失同时发生。
菊石长什么样子?
菊石差异很大,有些不到一英寸长,有些直径超过 9 英尺。它们的壳通常是盘绕的,腔室增加并被薄壁隔开。然而,一些菊石有长而直的壳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生活在壳内的生物在其一生中生长了更多的壳材料,并且总是生活在外面的腔室中。专家认为,菊石使用一根称为 siphuncle 的细管让空气流过贝壳的内腔,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移动。 就外观而言,人们认为菊石类似于现代头足类动物,具有柔软的体组织、触手,可能还有用于捕食猎物的锋利的喙状下颚。
菊石和鹦鹉螺有什么区别?
头足纲是一类双侧对称且仅限海洋的动物。在头足类中,菊石和鹦鹉螺是不同的软体动物类群,分别属于鹦鹉螺亚纲和鹦鹉螺亚纲。
菊石是泥盆纪出现的早期头足类动物,在白垩纪-古近纪灭绝事件中灭绝。由于它们特有的螺旋形状,它们与鹦鹉螺类动物明显不同,古生物学家高度重视它们的化石。
另一方面,鹦鹉螺今天仍然存在,并且由于其独特的螺旋壳而很容易识别。它们最早出现在寒武纪时期;今天已知大约有 30 个物种。尽管菊石和鹦鹉螺乍一看似乎很相似,但它们却有很大的不同,尤其是在它们的进化历史上。
菊石是捕食者还是猎物?
菊石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凶猛的捕食者,以其对各种海洋生物的贪婪胃口而闻名,例如软体动物、鱼类,甚至头足类动物。据信,它们会悄无声息地跟踪猎物,然后迅速伸出触手抓住猎物,类似于现代头足类动物的捕食方式。
虽然这些美丽的生物毫不费力地滑过古老海洋的形象很诱人,但化石证据表明它们本身也是猎物。沧龙在菊石壳上留下的咬痕表明,它们也成为环境暴力的受害者。
贝壳揭示了菊石的什么信息?
菊石的壳可以揭示很多关于古代在海上漫游的这些生物的信息。螺旋壳由相连的腔室组成,将菊石的身体容纳在称为头室的最后一个开放部分内。触手会从这个房间伸出来捕捉猎物。
随着菊石的生长,在头室后面增加了新的腔室,形成了 phragmocone。这个腔室内部携带气体,允许在水柱内调节浮力。Siphuncle 是一根小管,连接着各腔室。复杂的图案,称为缝合线,也可以在外壳壁下方的一些菊石外壳上找到。
为什么菊石被称为蛇石?
在中世纪的欧洲,菊石被称为蛇石,因为它们被认为类似于石化的蜷缩蛇。有趣的是,这种信念是由 7 世纪惠特比的撒克逊女修道院院长圣希尔达 (St Hilda) 的传说延续的,据说她通过将蛇变成石头来摆脱该地区的蛇。
直到维多利亚时代,人们才开始在这些化石上雕刻头像以换取更高的价格。今天,在惠特比周围常见的菊石品种以圣希尔达 (St Hilda) 的名字命名为 Hildoceras。